地里的活基本上结束了,冬天也正式来了,小雪大雪下了几场。人们开始窝冬,李俊杰每天的日子还是蛮充实的,一方面要不断复背启蒙的那些书,为年后入村里的学堂启蒙做准备,另一方面每天早上起来后都要将林力叔教的拳法打一遍,虽然人小气势不足,但李俊杰还是感觉到身体更轻快了些。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今年天气不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丰收了。辛苦了一年四季,最后总要趁着过年犒劳犒劳一下自己。所以最近几乎天天都有村里人去县城采购年货。李俊杰使出浑身解数加上无数次的保证不到处乱跑,最终说服了他爹娘带他一起去采购年货。
李俊杰来到这个世界快三年半了,第一次出村子,逛县城。县城果然是一县最发达的地方。道路都是凿平的大石块铺砌的,经过岁月的打磨,现在的路已经很是平整,不像村里到处都是泥路。
接近年底的关系,整个县城大街上的人川流不息,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李俊杰骑在他爹脖子上,看的眼花缭乱。布庄前各种年龄的女人进进出出,为家人扯布做新衣;包子铺前烟雾缭绕,一笼又一笼包子售罄; 书店里青衣学子或安静看书或买笔墨纸砚----
路边小摊各式,有的卖自家养的家禽,有的卖山里打的猎物,有书生摆摊代写书信或春联,有道士算命打卦的,有现做各种糖人的等等。
小儿子第一次来县城,李林胜买了一个猴子糖人哄儿子。李俊杰边刷着糖人,边留意各种街景。很快李俊杰发现这个时代的字和中国古代繁体字一样,他能连认带猜出店名,就像看以前的香港歌曲繁体字字幕一样,后世我们用的简体字其实有一部分是保留跟繁体字一样的,而改过的简体字也是从繁体字里简化的,大部分能猜出来对应的简繁字。这让李俊杰稍微松了口气,这样自己认字的速度应该更快一些。
辛苦了一年,难得过年,比平时要舍得花钱,一家三口逛了大概一个时辰,完成了年货的采买。有油盐酱醋,有红糖糕点,有各式鱼肉,还有几幅春联。李书兰还为全家人各扯了一身新衣布料。
除了自家的年货,李林胜夫妻两还买了准备给老宅以及李俊杰外祖家的年礼。年礼除了常见的鱼肉外,杨书兰还给四个老人各扯了一身新衣裳。
没分家以前,年礼都是婆婆规定好的,杨书兰在婆婆的监管下从来没给娘家爹娘扯过新衣裳。一来屈于婆婆的压力,二来没太多私房钱。现在好不容易分家了,说什么也要给自己爹娘扯套新衣裳。李林胜也知道这些年委屈媳妇了,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大扫除,贴对联,拜神,祭祖,走亲戚,整个过年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开年了,李俊杰要去村里学堂启蒙的事被提上了日程。
之前去老宅送年礼的时候,李林胜和他爹李大山提了一嘴要送小儿子去启蒙的事,李大山除了有些复杂的表情,其他倒没说什么。虽然他在孙子读书这件事上做的不公平,但是总归是自己的亲孙子,没有不希望孙子更好些的。
只是小姜氏一听到这个就有些不平,私下里跟李林友抱怨道:“有那个钱送栓子读书还不如支持我家俊生,好歹我家俊生很快就能中了。哪像栓子才几岁的娃娃。”李林友也有些不得劲。
本来分家的时候,李林友觉得自家占了大便宜很是偷乐了一下,可是时间长了,李林友发现分家并没有想象的舒服,他分的田是多了,可是活也多了,以前三兄弟一起的时候他还能仗着自己年纪大指使弟弟们多干些,可分家后这些活都落在他身上,老二还有个快成年的大儿子帮忙,而自家的儿子只知道读书,田里的活一点都不沾手。
分家这半年多,李林友都感觉自己老了很多。反而两个弟弟因为自己当家作主越活越有精气神。只是再不得劲,已经分家了,他也没有办法再管到弟弟们。只希望俊生来年的考试能过中个秀才,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两个弟弟面前抬得起头来。
李林胜带着李俊杰去了村里李夫子的学堂。
李俊杰觉得村里的这个学堂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幼儿园,只是后世幼儿园是玩乐为主,而这里的幼儿园是要正式启蒙认字的。
交了2两银钱,这是一年的束脩,不过这二两是不包含书、笔墨纸砚这些的。这二两的银钱,都够省钱的农家一年的花销了。就拿卖粮食来对比,农人辛辛苦苦忙活三个月能卖的粮食也就一二两左右,这前提还要是老天爷给饭吃。这样对比下来,还是读书人赚钱多。像李夫子一年一个学生就净赚2两。
除去束脩,四本启蒙的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要半两银钱。
古代印刷技术不像现代发达,印刷成本高,且只掌握在官府手里,官方印刷的书的价格都比较高。另外由于印刷技术有限,很多书没有办法制版印刷,只能靠手抄。这也衍生出了一条抄书的行业,来弥补缺市场缺书的缺口。
李俊杰心疼银钱,可没有办法,这个钱省不了,只能更努力早点考秀才。李俊杰通过平时的一些信息总结到,这个时代因为读书成本太高,读得起书的人本身就不多,再加上秀才录取率低,物以稀为贵,所以秀才在乡下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李俊杰对秀才的地位没太大兴趣,目前他需要的是秀才月利一两,外加一石大米,附带的是秀才能免杂役兵丁之类的,家里的地10亩以下的不用交税,这些是实打实的福利诱惑啊。虽然秀才不至于说能让一家人生活有多好,但最起码能有生存的保障。
李俊杰入学一个月硬是强迫自己背熟了书上所有他不认识的繁体字。没舍得买纸,李俊杰找他爹做了个木盒,里面装了筛子筛干净的细沙。每天李俊杰用树枝当毛笔,在细沙上练字。后世的时候,李俊杰的爸爸毛笔字不错,在李俊杰小学的时候曾经逼着他练过几年的毛笔字。这段经历让李俊杰现在练起字来有模有样。
而李俊杰的认字背书速度在学堂里引起了一阵风浪。李夫子觉得自己捡到了宝。
这么多年也遇到过几个记忆力特别好的孩子,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就浪费了自己的好记忆力,最后还是无所成。像李俊杰这样记忆力好而且坐得住的真没遇到过。
从古至今,学霸永远都是老师喜爱的对象。李俊杰现在没想过要“藏拙”,他现在只想尽早的考上秀才,减轻家里负担。另外大姐二姐渐渐长大,李俊杰很想早点考上秀才能在两个姐姐婚嫁上有一定帮助。
这个时代的女人不像现代那样独立有地位,主要还是看娘家是否给力。娘家给力,女人在婆家就少受磨搓。为了疼他的家人能过的更好些,李俊杰拿出了比后世高考更拼的劲。就这样李俊杰成了李夫子重点培养的对象。李俊杰所在的类似小班的孩子字还没认全,李夫子就开始给李俊杰单独讲课,讲解启蒙书里的字词句的意思。
而老宅那边,17岁的大堂哥李俊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县试。只可惜府试都开始了也没听到老宅那边传来任何消息,看来大堂哥的县试没有过。
确实如李俊杰所想,老宅里李大山接到了大孙子县试没过的消息后有些失望。他已经五十多岁知命的年纪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可是还是担心自己看不到大孙子出人头地给李家换门庭。他也知道科举之艰难,就看村里的族兄李夫子一辈子也就是个童生。急不来,只能继续等了。
大堂哥没考过童生的消息对李俊杰没有任何影响。在李夫子的额外小灶下,大半年的时间李俊杰已经跳级跳到了李夫子这里最大的班级,类似后世的大班。这个班的孩子年龄大多数都在六七岁左右,后世够上小学的年纪。李俊杰是班里唯一的虚岁不到五岁的孩子。这个班都是启蒙书背完,在学字词句意思的班。
李俊杰已经跟着李夫子学完了相对简单好懂的《三字经》、《百家姓》的意思,现在李俊杰主要在攻克《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的释义。
别小看这些启蒙的书,小至为人处世,大致治家治国,你都能找到一些参考的哲理。比如“聆音察理,鉴貌辨色”告诉人们听别人说话要自己审查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辨析他的脸色;比如“俊乂密勿,多士寔宁”告诉为帝为官者人才的重要性;又比如“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告诉为帝为官者要根据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等等。
通过这四本启蒙书,李俊杰对古人的智慧和文学素养有着深深的佩服。一些做人的道理也都被这几本书涵盖在其中。
后世崇洋媚外的年代里,很多装逼的国人总是去吹捧西方一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家,总觉得老外的这些思想发现如何先进之类的,可在李俊杰看来,很多那些理论其实中国古代几千年前留下来的这些经典的古文里早已很好的诠释过了。可惜因为文言文酸涩难懂,导致现代的国人没有过多时间去了解自己国家的璀璨文华。
虽然文言文有些酸涩拗口,可是从中发现宝贵道理的李俊杰努力的让自己沉浸其中吸收精华,至于书中有些和后世现代思想相悖的道理,李俊杰想着应试还是按这个时代书本的内容来答卷,至于现实中李俊杰还是准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阅读穿越成男科举发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minixiaoshu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