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还记得赵匡胤在滁州那个寒夜拒绝老父进入滁州的事情。他看着他这个忠心的下属年轻的脸庞,意气风发的神情,让他对这位下属充满了喜欢。
“你可以回家了!回家看看你的老父亲!”柴荣非常郑重的说了这句话。
有了皇帝的恩准,归心似箭的他赶紧离开皇宫,匆忙往家里跑!
“对不起了,老父亲,我因为战事繁忙,没有亲自护送你回来!”赵匡胤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默念着,一别数月,不知道父亲的身体痊愈没有?
马上就到家了,再拐一个弯,再转过一条巷子就到家了,他心里想了无数遍见到父亲以后应该说什么!
到了,马上就到家了,家里的人都站在门口,等着他们的英雄归来……
一丝不祥涌上他的心头,他分明看到等待他的人都穿着孝服……
到家了,他看到母亲正伫立在那里,三弟匡义,四弟廷美,还有两个妹妹,他们身后站着的是在滁州认识的兄弟赵普,亲人们都看到了,唯独没有父亲赵弘殷……
赵普急忙迎过来,更咽着说:“二哥,我没有把父亲安全送到家,他在回来的路上,去世了,去世的那一天是九月初三!”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赵匡胤瞬间懵了,他只觉得脑袋一阵晕眩,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懵懂少年,是一个久经战阵,见过太多生死的将军了。
“二哥,都是赵普大哥忙前伺候,才把父亲送走了”,年轻的赵匡义接着说,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弟弟,如今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深邃的目光里包含着许多学问。
“我知道了!”赵匡胤强压着心里的悲痛,感激的看着赵普。
“兄弟,若不是你,老父亲从滁州回不来!”赵匡胤说着话,和赵普四手相握,他们从相知成为兄弟。
从赵匡义的嘴里,赵匡胤知道了自己父亲的葬礼办的非常宏大,从皇帝到百官都来为老父亲送行。
“二哥,父亲走的非常风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这一辈子征战,说起来这样走,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年轻的赵匡义怕哥哥伤心,安慰着他。
“二哥是做大事的人!”赵普插了一句话,从他认识赵匡胤的那一刻起,赵普就知道赵匡胤能成做大事的人。
这一点,不只是赵普相信,他们的母亲杜夫人更相信,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杜夫人已经是枢密使魏仁辅家里的常客。
还有在杜夫人的周旋下,赵匡义竟然和符彦卿的女儿订了婚,于皇帝柴荣成了连襟,不到十岁的赵廷美竟然聘了禁军首领张令铎的女儿……
赵匡胤想不到自己的母亲竟然有这么厉害的社交关系,而母亲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你素有大志,我能为你做多少就做多少!”
赵匡胤想起在帝辛庙的占卜,虽然他不相信自己能做皇帝,但是他觉得母亲相信,母亲在为他能做上皇帝而努力。
“想什么呢?皇帝如此年轻能干,我只能忠于他,就像老父亲赵弘殷一样,不管谁在皇帝,都能忠心效力!”
在开封的这些日子,赵匡胤除了帮着柴荣训练水军,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剩下的时间,就是读书。
他弟弟赵匡义有满满一屋子的书,甚至床上都是书,弟弟读书往往手不释卷,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赵匡胤明白,这都是从书上学来的道理。
他也要读书,明白圣贤道理。赵普还没有具体官职,就和他们在一起读书,赵普不读别的书,只读《论语》。
赵匡胤发现赵普虽然只读论语,但是说话道理深刻,分析事情入情入理,关键的是能预测任何事情的走向。
有一天,赵匡义给他介绍了一个年轻的宦官,宦官名字叫李继美。
赵匡义如何结识了李继美,赵匡胤不得而知,李继美的管着御膳房,专门伺候皇帝的饮食起居。
赵匡胤对这个不男不女的宦官没有好印象,但是赵匡义对待他的态度是恭恭敬敬,还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送给他。
李继美走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赵匡胤有些怒气的斥责赵匡义不要和皇帝的身边的人勾勾搭搭,不要想着靠别人走皇帝的关系,就算想飞黄腾达,也得靠自己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
“这些事情,是赵普大哥安排我做的!”赵匡义抬出赵普,听了赵匡义的话,既然是赵普先生亲自安排,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是赵匡胤还是不放心,他怕赵匡义偷鸡不成蚀把米,连累了赵家,既然是赵普安排,还是警告一下赵普,千万别做出出格的事。
他在一个暗夜里单独盘问赵普……
听了他的质疑,赵普反问了他一句:“当年在帝辛庙里占卜,是不是真的?”
听了赵普的反问,赵匡胤愣了一下,战事公务繁忙,他早已忘记了什么时候对他说过这件事。
“当然是真的,是做皇帝的兆头!”赵匡胤努力回忆着当时占卜的情形,除了占卜出做皇帝是吉兆以外,做将军之类的都是大凶。
“二哥,既然你有做皇帝的命运,我们就要努力,我们若是不用心做这些事,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上天赐予的机会!”赵普声音压的很低,也说的很神秘。
“我怎么能有机会,皇帝只比我大五岁,况且年富力强,大智大勇,他刚刚把国家治理出眉目。我们怎能有这种想法!”赵匡胤有些着急,也有些恼怒。
赵普不急不忙:“二哥,皇帝虽然勇猛,势不可挡,但是他只能一往无前,不能做到能屈能伸!”
赵匡胤听赵普说到柴荣的性格,似乎有些道理,让他继续说下去。
“老皇帝郭威起兵之时,柴荣被刘承佑满门抄斩,三个儿子死于非命,他心里的痛苦,无法表达,就算现在刚刚有了皇子,他也不会忘记了以前的亲人,按照现在皇帝每天做事如此繁忙,事必亲躬,我敢断定,他命不久矣!”
赵匡胤听了赵普的话,吃了一惊,但想到柴荣刚刚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哪能命不久矣,难道赵普背后做了什么勾当,他才说的如此胸有成竹。
(本章完)
.
阅读咱也说大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minixiaoshuow.com)